和中医并驾齐驱,为何它却失传了

发布时间:2019-10-28

你对中医、西医非常熟悉,但你听说过【食医】吗?想必大部分人都不太知道,食医在古代也是具有“医生”资格的医官呢,由两个"中士"担任,位列疾医(内科医生)、疡医(外科医生)、兽医“四医”之首。尊为上上医,可见食医的地位在当时非常高。


食医兴于周代

为统治者所专用

专门负责王侯贵族的饮食管理

相当于现代的营养师

《周礼·天官·食医》:

"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

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

祖国食医的营养学理论

将五味、五脏与阴阳紧密结合起来

食品以五味来分类

“辛、甘、酸、苦、咸”

“五味入五脏”

“辛入肺,甘入脾,苦入心,酸入肝,咸入肾”

“苦辛化阳,酸甘化阴,苦咸泄泻,甘淡缓中”

运用这些法则

可变化出多种多样的滋补营养方案

和营养处方

配合到五脏,运化到四肢百骸

以达到食养、食疗、食治的作用




今天我们很多烹饪调味方法

也是从食医传承下来的

比如:“酸能胜辛”

饭菜太辣了,放点醋进去

辣味就会减轻

又比如“甘能和酸”

酸梅汤酸涩难喝

加点砂糖

就可以美味可口,生津止渴



食医的营养学和方法

在周秦之间、春秋战国时代

已经很普遍,而且很丰富

最享受食医营养学的人

首推齐桓公

他身边有易牙、开方、竖刁三个人

专门为齐桓公膳食营养搭配


▲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


一直到汉、晋、隋、唐、宋、元、明、清

王侯贵族更讲究服饵的方法

形式器皿考究,甚至连音乐都配合整齐

所谓“列鼎而食”“脾脏闻乐则磨”

意思就是听着音乐吃饭,有助于消化吸收

道家主张采用柔和清越的音乐

能“陶冶情操,溶溶似醉,

飘飘欲仙,元气归宗,乐以忘忧”

这在今天看来,依然是科学观点

音乐能使大脑皮层真正休息

可快速恢复精力


▲ 颂簋(西周后期),盛食器,用来盛放煮熟的饭食,相当于现在的碗,多与鼎搭配使用。周礼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食医在古代可谓百花齐放

中医经典《内经》为食疗提供了理论根据

据传华佗著有《食论》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专论食禁

唐代成都名医咎殷的《食医心鉴》催生了药膳

《医方类聚》中用食物组成药方共211方

孙思邈弟子孟诜撰写了《食疗本草》

元代《饮膳正要》为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

《本草纲目》等大量录载食物功用及食疗方

由此,食治、食疗本草体系得到了全面发展


▲ 唐代成都名医咎殷的《食医心鉴》



在这里

不得不提一下孙思邈

孙思邈是食医理论和实践完整体系的奠基人

他把食疗放在第一位

说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

他在《千金食治》中专论讲述食疗

并广罗百家

悉数收入食治养生之方

提出食物相生相克理论

扩充了食疗理论和实践体系

更伟大的是

孙思邈开创了平民食疗的新时代




孙思邈

与《千金食治》


令人可惜的是

食医在古代为帝王将相统治者所独享

不利于普及推广

劳动人民受阶级压迫严重,根本无钱聘请食医

以食医为职业的人落得一贫如洗,被迫改行

后因战争、贫穷、食材资源有限等因素

食医逐渐失传

 

后来医事分科越来越细

到元代分为十三科

没再设"食医"这个科目

但食养、食疗的观念已经被广大人民所接受

但却逐渐改变了食医的服饵疗法

过于偏重“营养、美味”了

改变了食医的本质

 

脏腑之论,针艾之法,脉证之辨,食治之宜

为岐黄精华

前三者在中医传承中得以发扬光大

成就五千年中华文化之瑰宝

而今中医针药为先

食医却不见

不免让人可惜可叹!